阀门标牌 http://www.eszn.com 《从未谋面的忘年交》系列 ——刘兴国与齐廷植因撰写西藏平叛回忆录的书信往来 刘兴国 1984年2月25齐廷植给刘兴国的来信正文: 您好!元旦之夜的来信早已收到。今天才回音,主要因我每次去信,你都及时回复,而且都是在较忙的情况下,为了不使你分心,集中精力跑办涛儿妈的调动,所以不愿(给)你忙中加事。再者,看到涛儿病有好转,身体很好,也就放心了。还有新春前后拥军优属、老干座谈等搞的我心率不下120/分,各处来信都未回音。 你考虑我的身体,没告诉二老的通信地址,我想过一个时期再告也不迟。我们的友谊,终久要发展,扩大到家人。当前问题是刘大爷、刘大妈遇到困难,国家、社会还要管,而我们志同道合,关心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尤其你为了保卫祖国,远离家乡,一些事也力不从心,而我虽身体不佳,写封信、寄点钱完全可以做到。原想通过京山民政部门表示下心意,又怕小题大作,不如等你告诉,再办较为妥帖。总之,希望你全力去办涛儿妈的事,这实际上也解决了涛儿治病、教育等问题。要坚定念信心,抓住一人,一抓到底,也不要怕人说长道短,谁的问题就是谁的,只有自己最了解本身的实际困难。何况,这个调动是合乎情理的。 我的两个孩子,他们都比你小。“以工代干”转干部的事听说是转全民的,他俩是大集体的。 最后谈下寄给你《鄂尔多斯》的事,早在去年8月我住院时,周雨明主编就给我来信说,从《云冈》(山西省级文学刊物)上看到我的名字(82年12月登有我一篇拙作)又遇内蒙古军区人“得悉并看到你写的回忆录,准备刊用你的‘第九章’”。我们是50年一起工作,一起给军、师油印小报写稿的要好战友,30多年不知音讯,如今他成了有名气的诗人(许多刊物有他的诗,只是我吃药过多忘的干净了)所以非常高兴。但还是讲明,那稿西藏已约,根据一稿一投原则,你们不可再用。不久他又来信附来那三首诗——对此,我是不敢领受。我说将给寄些童工生活的稿子。恰在此时他外出。到12月,也就是你去“群艺”的那天,他给我寄来《鄂》刊和信,特别讲明此稿是史料,西藏尽管发表,不违一稿一投原则。这些情况没及时告你。(1)因未成定论(2)怕干扰你那边的工作(3)这时期我病反复波动,写信困难(4)每次写给你的够啰嗦了,写少又说不清楚。 今告知你,相信你是高兴的,你会通过周主编的诗,看到他的为人。有那么一句话“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从而加深我们的了解和友谊。顺告,4月5日出的《云冈》还将发表我一篇拙作,那时再寄上。不影响你那边的,是新写的。 1984年3月24日刘兴国给齐廷植的去信正文: 您2月25日的来信我3月20日收阅。您和周老师的作品我都认真拜读了,感到非常高兴,心中漾起不可名状的喜悦之情。我虽然不懂诗,但从93页那整页的“古韵新声”里,我分明清楚地看到一个文思严谨、才华四溢、倡善嫉恶、信念坚定的正直诗人站在面前。特别是他为您写的三首诗,昂奋而又深情地抒发了作为一个阔别了30多年的老战友的真情实感,读来倍感亲切,叫人不由得想到很多、很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真是一点不假啊!我的切身体会是:人是需要真挚的友谊的,不然再优裕的生活,也不能算是幸福的生活、完美的生活。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是建立日益深厚、牢不可破友谊的基础。 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固然很多,但我总觉得周老师写的“赠王干同志”等二首诗,就是为现住成都骡马市、我上次出差听老同志、老首长们谈到过的那个曾是西藏笔杆子的王干,是不是,望告。 请代我向周老师问候并致敬意! 您时刻记挂着我妻调藏的事,我十分感激。在办理商调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好人。今后此事不管成与不成,我都将牢牢记住这些热心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元月三日被突然抽调到军区“三史”(党史、军史、战史)办公室充任秘书,元月七日至二十七日,到成都出了一趟差。就在这次因给军区王心前政委带东西,认识了政委的老伴栾阿姨。她问起我的家庭情况,我如实相告,没想到她十分热情地提出愿为此事助我一臂之力。这真是喜从天降,我当然求之不得。她弟弟是79年援藏的干部,现是自治区劳动人事局管职工调配工作的一个科长。我返回西藏后,她给其弟打电话交待了此事,不久又给我回了信,让我放心。她弟恰在与我见了第一次面后的第二天,到北京开会去了,估计本月底返回。所以我妻调藏的事暂时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不过请您放心,只要中央对西藏总的方针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我这事的成功只是个迟早的问题。但愿这次别像八0年胡总书记来藏那次,我运气不好地碰上中央下发31号文件......盼望天从人愿,迟早了却这桩时刻萦绕在心、常常叫我不能不分心的事,也好为军区的“三史”工作作出自己的较大贡献。 我元旦、元月八日、二月十九日先后在《西藏日报》发表了几篇小东西(分别为《四渡赤水》的影评、散文《返藏途中》、评《<在被告的后面>中李川江形象的塑造》),因出差在外,没有收集到多份报纸,报社寄来的那份(二月十九日的还没寄来)又寄给四川蓬溪的一位朋友了,故这次不能寄您一阅并提意见。 前天,我打电话问了政治部宣传处谭副处长(组织写回忆录的负责人),他出差刚回,说:那批回忆录稿已拿去西藏人民出版社了,他今天会去看看怎么样了。我今天去没找到他,所以情况不明,进展详情下次再告。交《群艺》的那篇,今年第一期没排上,小金编辑讲,打算以后分几次连载,具体哪一期,他没讲,我又不好老催问。 盼早日看到您发表在《云冈》上的佳作。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之间都不必过多在意啰不啰嗦了。正所谓纸短话长,好了,就此打住!祝您及全家一切都好! (注:本文中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兴国湖北荆州自由撰稿人,曾在西藏军区司令部工作18年。1987年转业地方,2007年按国家相关政策提前退休。退休后,曾应聘加盟湖北《江汉商报》等媒体。 业余爱好写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新闻等各类作品若干。其中,《传奇将军的小酌》获全国有奖征文唯一的一等奖;《乡镇企业近亲繁殖现象透视》获湖北省企业家论文竞赛一等奖;《“天使”助我度危难》获荆州市“医者仁心”主题征文一等奖。 作者:刘兴国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