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加速器兑换码 导语 “危机”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它不仅预示着危险的来临,还在警告我们要去承担风险暴露后的满目疮痍,因此这个词汇最好慎用。 当世界开始出现气荒、油荒、电荒时,业界、学界、媒体界均异口同声的声称“能源危机”到来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不得不说,我们正经历一场化石能源供应“意外”大幅下降后,给经济运行、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动荡”,以及化石能源价格暴涨导致的一些企业高成本运行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局面。但我们就应该简而言之的称之为“危机”了吗? 上一次能源危机的惨痛教训还在阉割着拉美地区,难道从此以后我们都将走入这个陷阱? 复盘拉美陷阱——一场石油危机导致的世界多国经济崩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之王,为了对抗美元霸权,第三方势力在冷战的高压下孕育而生。例如与石油息息相关的欧佩克组织,就是在委瑞内拉和伊朗共同倡议下组建的,并迅速吸纳大量海湾产油国加入。当他们彼此抱团成为价格联盟后,就对欧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制衡作用,而其中爆发的数次石油危机,则为后来的拉美经济崩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石油危机,系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产油国,因不满美国和西方等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对以色列的偏袒,而采取对西方部分国家的石油禁运活动,切断了石油供应,从而酿成了二战以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四倍,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第二次和第三次石油危机,分别是1979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导致伊朗对全球出口中断,市场上一下切断了300万桶/日的供给,引爆原油价格;以及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随后的海湾战争,导致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个原先的石油出口大国出现供应中断,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因此,石油价格骤升带来的经济危机使得西方各国开始重视石油战略储备,加快发展替代能源,有意识压缩石油消费,加强本国及非opec国油气生产,世界石油供需结构开始改变。能源危机逐渐过渡,但经济通胀和债务危机却蠢蠢欲动。 当石油涨价时,产油国将石油美元存入欧美银行,而欧美银行又将它们低息贷给其他国家,形成了国际间的资金循环,也为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当时拉美、东欧等国面对众多物美价廉的贷款,纷纷大幅举债,而借来的钱都用被用于发展基建,因此当时也盛行一种“外债无害论”的短视言论——于是这些国家的债务占GDP比例大幅上升。 万万没想到的是:加息来的如此之快! 当时,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直接传递到消费端,万物涨价让美国深陷滞胀泥潭,因此当时的美联储主席直接实施了铁腕加息——半年内利率上浮20%以上,通胀被遏制住了,但随之而来的全球债务违约和破产潮冲击了全球。 由于当时拉美国家普遍采取“以债养债”的方式——也就是短期债务都是依靠借新钱换旧债的方式,一旦西方各国提高了贷款利率,直接导致拉美各国债务崩盘。以墨西哥为例,1970年代墨西哥的经济年均增长只达6.5%,到1981年基本维持在了8%-9%之间,但墨西哥在这一时期内的债务总额却增长近20倍,远超GDP增速。导致了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无奈宣布:无法按期履行偿还义务。墨西哥政府的声明被视为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开端,因为此前牙买加、秘鲁、波兰和土耳其等国都曾陷入还债困难的危机。 此后,拉美国家相继爆发债务危机,大量资金流出拉美地区,更可怕的是,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美元走强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跌。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意味着拉美国家收入减少和国际收支恶化。 为了维持国家收支平衡,避免资本流出,拉美国家不得不跟随实施经济紧缩政策,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大堆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最终陷入债务通缩,社会需求下降,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也就是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经济学家也定义了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个国家刚来到现代化的边缘,经济高速发展却因失业、贫富差距、国家外债、财政赤字、通胀等问题最终被打回原形,致富失败。 那当下的我们何其相似? 近年来,公共安全事件爆发,各国为了应对疫情、避免经济危机,开始大举发债,这让全球债务在去年的时间内直线攀升。据IIF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债务总额增加24万亿至281万亿美元,传出历史新高,全球债务总额占GDP比重上升至355%,暴增35%,远超金融危机时期的1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举债发展经济多在发达国家尤为严重。 超高的债务水平从中长期角度而言必将对全球经济结构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可能被迫创造货币来偿还债务,而其他发展中国家极可能违约而重演历史。 一边债务堆积成灾,另一边能源危机也蠢蠢欲动。欧洲的气荒、英国的油荒、中国和印度的电力紧缺、美国的原油库存下降等……剧情是不是很熟悉? 首先全球各国经济增长乏力——即经济停滞;其次能源危机频发,物价飙升——即通胀抬头;最后,地缘政治危机高发,阿富汗塔利班夺权、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能源博弈…… 是不是觉得就差美联储加息了,毕竟从70年代的危机我们可以看出,加息缩表是压死举债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目前来看,加息隐患不大,毕竟前车之签还在,更者美联储现在才去走走停停的模式(go-stop)——只要没有大的经济问题,通胀温和可控,就不会大幅加息,而且从目前的美国经济复苏情况来看,通胀压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是一旦美国通胀肆虐,美联储必将改头换面,那么美国的债务和经济问题必将快速传导到全球,到时候又有多少个“拉美国家”会倒下,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目前从我国来看,我国的债务规模始终保持在健康水平,国债运用也十分谨慎,同时还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经济发展虽乏力但也坚韧。因此,我国在面对冲击的时候一直保有谨慎,但备受疫情困扰、高举债务、经济负增长的国家们,可能压力就比较大了。 (文章来源:红塔期货) 文章来源:红塔期货![]()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